这几天核算我们部门的工资,总是很纠结。尤其是预算的能完全用户价值核算,核算的结果是,李中岳和赵世达两个人的,工资特别的低。平常他们开3000左右,结果核算出来才不到2000。开始我一直纠结在如果开这么点儿他们不就走了吗?也因为这个,我耽误了一两天时间,有点犯怵。上午我自己反思想这个事情觉得我犯了一个特别致命的问题就是在绕着问题走。发现有问题了没去根据问题本身解决问题,而是在想我绕开这个问题怎么办?有没有其他办法?发现自己这个问题以后,我就针对他们两个人用附加值核算为什么拿这么少?这么想的前提就是我坚定的认为附加值核算是道理是对的。请和曹淼研讨发现,他们除了实际的预算工作以外,还做着着很多,资质使用资料准备,资料管理报名考试等的工作,这类工作目前做了以后他们没有收入对应的曹淼的也没有相应的支出。因为9月份已经过去将近两个月了,没有数据,所以我就,问曹苗,他们这些工作站,他们总工作量的多少,我们先去一个权重,这个里边儿一定也把他,想成如果外部的人花多少钱?就是权责发生制,就是承包思维,10月份还可以按权重做,但是11月份开始,你没有收入,就是没有收入,这样我逼迫着曹庙和当事人必须在这两个工作方面建立附加值的收入和支出标准。做到这儿我认为是符合道理的,也比之前我绕着问题走进步了很大一截。真实感觉一下,跟着感觉走,会让自己,凭心做事情,体会不到价值,这个是在练习你们的本事,避免你们原来的,只重视过程不重视结果,只重视开花,
九安防火门与您分享